运动vs训练 有一句英文格言我非常喜欢 Exercise is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afterward. Training is when it's starting to hurt.(让你感觉自我良好的叫运动,让你感到痛苦的才叫训练!) 当然,其实这句
运动vs训练
有一句英文格言我非常喜欢
"Exercise is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afterward. Training is when it's starting to hurt."(让你感觉自我良好的叫运动,让你感到痛苦的才叫训练!)
当然,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就像家训练中心墙上长写的“苦练是通往金牌的唯一道路”标语一样。但我喜欢它的原因是,有些时候训练无可避免真的就会很艰苦,想着这句话会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当下在做的那蠢事。
拿这么样一个诡论开启我们今天的议题,也算有趣。
到底运动 (exercise) 和训练 (training) 差在哪边?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类比:运动就是你下班之后,回家的路上经过健身房 (公园/操场/游泳池),忽然想起好久没动一下了。
于是你走进健身房,做心肺,做重量,伸展,流汗... 花了一个半小时,开开心心地回家。这个开心的效应可以维持整个晚上,隔天也许会有些微酸痛,再加上连续两天左右“我这个星期有练耶!”的成就感。至于这种单次的动一动,长久看下来对你有什么效益?其实是不明确的。
训练,则是一个很明确“从 A 到 B”的过程。
起点和目标之间,有着程度的落差,有着时间上的限制。你会评估这个目标是否实际,盘算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你有多少运用自由,达成这个目标又有哪些首要和次要的体能区块需要强化 (或维持!)?
考虑到这些面向,把原本很简单的“有练就有差”这件事情,变成有架构的安排 。这就是训练的开始。
目标越远大,训练牵涉的层面就会越广泛和复杂。
同样一个“从 A 到 B”的过程,如果高度落差过大,你会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爬上去?如果是斜坡,可能会走三步退两步,甚至是爬到一半滑下来,在坡底摔个屁股开花。
所以,训练会有阶段性,就像爬楼梯。每一阶段主要加强的能力真的达成改变、并且有一定的稳固程度之后,下一步要跨出去才会有比较踏实的立足点。这就是“适应”的概念。
有氧耐力,需要多久才会产生效果显现?高强度间歇训练每次要几天才能恢复?离目标越远,要先加强速度,还是先加强力量和耐力?我这阶段想加强力量素质、但是耐力又不想退步,那每周要几次耐力训练才能维持水准,却不会产生过度疲劳或排挤力量的适应效果?
训练不再是大杂烩鸡尾酒疗法,初一十五不一样的运动组合了。
运动和训练不一样!为了达成某一个目标你需要做很多工作!有针对性系统的安排训内容,长期计划、然后搭配合理的营养和休息计划!
(注:关注健身吧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搜索 “ 健身吧网 ” 或 “ 点击扫描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