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

南昌3个月增3万名驾驶员公共交通需加强

[第一 车市 南昌新闻] 为了给城区交通拥堵找到良方,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研究组专家受邀来南昌考察。近日,南昌市城管委、交管局、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来自研

  [第一车市 南昌新闻]为了给城区交通拥堵找到“良方”,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研究组专家受邀来南昌考察。近日,南昌市城管委、交管局、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来自研究组的专家召开了调研会。针对南昌存在的问题,研究组的专家提出了限制机动车通行、提供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等建议。

  现状     3个月新增3万名驾驶员     自今年1月份以来,南昌市累计有3万名考生顺利通过驾驶员考试。据统计,目前全市人口总数504.9万人(市区人口169万人),驾驶人数量已达到120万人,注册机动车突破60万辆。相比全国人均9.3平方米的道路面积,南昌城市总面积、道路长度、人均道路面积,明显偏低。     停车泊位紧缺,也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南昌停车泊位虽然有26万余个,但公共停车泊位仅3.2万余个,与市区39.7万辆小型汽车形成巨大反差。与此同时,受地铁施工影响,最高峰时全市占道施工达61个点段。其次,人行过街设施缺乏,特别是流量大的主干道路口缺少过街设施,导致人车混行,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建议一     限制机动车发展公共交通     近日,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研究组专家受邀来南昌考察,针对南昌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研究组专家、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关戈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不断改善道路条件、扩建道路、建设桥梁等等,但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给机动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会促使机动车的增长。关戈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机动车的通行,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当车主发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比开私家车更方便时,就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那么路面私家车的数量就会相应减少,交通压力也会有所缓解。     对此,城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在现有具备条件的道路施画公交专用车道外,南昌还将在未来3年内开通“一纵一横”公交专用车道,构架出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公交客运快速走廊。同时开通了88条大容量公交车线路,建设了南莲路、李家庄英雄大桥及塘子河立交桥下3个大容量公交车枢纽站,水厂路、生米大桥临时过渡停车点建设工程和红谷公交客运综合性枢纽场站。     建议二     优化行人二次过街缓解压力     城市道路是否顺畅,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也很重要。     专家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关宏志认为,城市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交通设施设置等等非常重要。如在一些较大的路口,行人过街信号灯较短,行人、非机动车无法在配时时间内通过路口,就容易出现行人停在马路中间,或者干脆直接冲过马路的情况。关宏志建议,在有需要的路口设置行人、非机动车二次过街设施。采取行人、非机动车先直行再直行的方式,提高路口通行率。     此外,针对目前南昌地铁施工、不少道路资源被占的情况,关戈表示,苏州在建设地铁时也遇到了需要封闭施工的问题。但为了保证苏州城区道路通畅,主干道通过缩减道路的方式,保证公交车顺利通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关戈建议,南昌在修建地铁时,尽量不要采取全封闭施工的方式,最好选择借道补道的措施,给市民提供道路资源。     规划     推动快速路网建设 疏导交通     针对南昌市的城市道路发展,南昌市政府部门也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长远规划。     据城管委透露,南昌已经建成生米大桥、英雄大桥,西外环高速、青山湖隧道、昌南大道等一批快速通道,完成高新大道、昌东大道、阳明路东延、解放西路、北京东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路的提升改造。老城区实施打通“断头路”工程11项,沿江中北大道连通工程、洛阳路立交、艾溪湖大桥、滨江北路改线等项目顺利推进,初步构建了快速路网结构。     此外,为推进治乱疏堵,南昌建成智能指挥中心,智能管控范围基本覆盖了全市主干道以及进出城道路。同时每年将交通安全设施列入重大重点工程中,有效规范了行车和行人秩序,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关键字:
为您推荐

Copyright © 2005-2017 by www.vid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9595110 总台服务中心
今早快讯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81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