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车市 广州新闻]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来的首次下调,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广东市场各种规
[第一车市 广州新闻]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来的首次下调,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广东市场各种规格汽柴油,下调幅度分别在每升0.23元到0.27元不等。经过此次调整后,粤Ⅳ标准93号汽油降至7.84元/升,重返“7时代”。国家发改委还同时完善油价形成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
昨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发出通知,决定自2013年3月27日零时起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在现行价格的基础上,汽、柴油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经过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粤Ⅳ标准90号汽油降至每升7.28元,93号汽油每升7.84元,97号汽油每升8.49元。
业内人士指出,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的幅度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对于国际市场的反应相对更加及时,从而避免现行定价机制的调价“滞后”的现象,后期有望国内油价的调整与国际油价的变动幅度相同,逐步与国际接轨。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机制完善后,成品油调价频率加快,调价时间节点透明度增强,国内油价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尽可能避免经营者无风险套利行为,大大遏制市场投机,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油价下调减轻了用车成本
此次油价下调,将降低成品油相关行业的生产运输成本。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指出,对国内交通运输和航空物流等行业来说,油价下调意味着成本下降,是一大利好。同时,油价下调减轻了用车成本,有助于拉动汽车销售。
“新定价机制推出,将一步加快成品油定价市场化进程。”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吕斌认为,从长期来看,对市场将形成积极影响。同时,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率加快、成品油定价更加透明以及调价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会增加价格波动性与市场活跃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
成品油新调价机制
调价条件
1 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2 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
3 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
调价豁免条件
1 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2 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需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成品油定价还有多少未知数?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是不是还有细则会出台?”一直以来,消费者针对国内油价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油价易涨难跌、甚至经常与国际油价走势不符,出现“内涨外跌”的现象;二是调油价从没开过听证会,消费者没有发言权;三是定价机制不透明,涨多涨少没有给消费者合理解释。
虽然新机制已经出台,但消费者的疑问能否得到满意的答复,还要等到机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才得到检验。其实,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最在乎的不是油价涨了几毛、降了几毛,而是想知道自己掏的钱是否合情合理。成品油定价必须走在“阳光下”,才能肃清“垄断”的诟病。
正是因为有诸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们对成品油定价感觉糊里糊涂,对垄断企业会有暴利的猜测。新的机制出台之后,定价公式倘若照旧秘而不宣,运行过程不能放在“阳光”下,那么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依然会继续存在。
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应该是个别垄断集团敛财的工具。定价的方向应该是更合理地反映体现资源节约的导向,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需的实际。只要定价规则科学合理,在执行的时候公开透明,无论油价是涨还是跌,相信都能得到多数消费者的认可。